贵州省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统计公报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社系统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找准人社工作定位,明确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城乡就业

 

202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1.6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3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5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5%。

 

(一)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红利叠加释放。出台《贵州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扶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农民工返岗就业政策二十四条》等文件和措施,坚决稳住外出务工基本盘。加大资金争取和筹集力度,2020年我省共争取中央转移就业补助资金24.91亿元,较上年增长36.5%;全省使用就业专项资金24.85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7.93亿元。2020年末全省共有创业孵化基地57家,其中: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3家。2020年全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8亿元,新增扶持0.26万人,带动就业0.74万人。

 

(二)就业扶贫工作如期实现既定目标。积极推动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按照全省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会议部署,建立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统筹落实“八个一批”任务,依托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等,通过政策、资金叠加,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近就业。截至2020年底,全省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累计为45.18万人次线上匹配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29.25万人。依托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签订返岗备忘录和劳务协作协议253份,互建劳务协作站(点)168个。全省共认定就业扶贫车间(基地)2794个,吸纳就业22.49万人;全省771个搬迁点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站、窗口)开展就业服务70.31万人次;全省累计为18.37万贫困劳动力落实就业扶贫援助补贴6.78亿元。2020年底,全省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320万人,占上年末外出务工人数的105.3%。

 

(三)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就业援助力度,全力促进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等就业创业,全力促进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总数11.19万人,已促进就业10.51万人,实名登记就业率93.92%;组织实施2020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1078人,到岗服务973人;2020年末全省城镇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7.66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890万人,其中:省外575.6万人、省内314.4万人。2020年全省返乡就业创业25.02万人,其中返乡创业1.6万人。

 

(四)大力开展农民全员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改进培训方式,实施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实训短训、以工代训和线上培训等,提升贫困劳动力素质。2020年,全省完成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1273.08万人次(1159.27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87.19万人次(82.49万人),实现就业创业人数60.13万人,就业率72.9%。全省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08.22万人次。

 

(五)注重技工院校内涵发展。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招生工作,全省高中阶段教育(中职、技工)统一招生平台正式启用,中职院校与技工院校招生实现了统一平台、统一频道、统一宣传。2020年,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9.13万人,完成招生3.93万人,当年毕业生2.01万人,实现就业 1.92万人;落实技工教育资金23149.51万元,惠及学生125188人,其中:2019-2020学年技工院校教育精准扶贫资金2861.42万元,惠及学生15060人;技工院校学生免学费12919.42万元,惠及学生69790人;助学金7368.67万元,惠及学生40338人。

 

(六)全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全省基层平台建设标准,充实基层平台工作人员,按国家要求统一公共就业服务视觉识别系统、统一核心业务流程、统一服务事项目录,完善就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开放线上失业登记入口。做实做优核心业务系统、“贵州就业帮”手机APP、贵州公共招聘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立体智慧就业平台。加大全省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推广使用,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劳动力、就业岗位数据库,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高效便捷就业服务。逐步完善就业培训核心业务系统功能模块,在系统内试运行部分补贴发放功能,逐步实现补贴兑现无纸化办公,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人力资源市场

 

2020年,扎实做好疫情期间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指导全省公共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线上招聘活动。2020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878家,其中:公共就业服务机构54家、人才公共服务机构30家、综合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68家、国有性质的服务企业78家、民营性质的服务企业607家、行业所属服务机构(事业单位)15家、外资性质的服务企业2家、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1家、民办非企业等其他性质的服务机构23家。全省服务人员总数633.87万人次,登记求职和要求提供流动服务人员236.11万人次,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202.53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13.17万家次,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2.19万家次、民营企业8.53万家次、外资企业0.13万家次、其它2.32万家次。

 

人事制度改革

 

202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规范,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靶向聚焦”。充分用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2020年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共3.5万个岗位面向社会招聘高校毕业生,其中:贫困地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岗位2.1万个、面向2020年应届毕业生(含2018年、2019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招聘岗位6398个。通过“贵州人才博览会”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岗位9226个。赴省外知名高校引才岗位2329个。

 

(二)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多措并举”。完成省委省政府给予1609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援鄂人员记功奖励的相关服务工作。开辟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事业单位编制绿色通道。明确对疫情防控一线事业单位编制外聘用的医务、检验检疫、防疫科研攻关等人员,可在编制范围内直接办理进编手续。全省各级事业单位紧急招聘一线医务人员675人,其中援鄂医疗队转事业编人员52人。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激励政策。

 

(三)人事扶贫“精准施策”。鼓励和支持有关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落实《鼓励支持有关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助力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实施倾斜的贫困地区事业单位招才引智政策,放宽年龄、学历、专业要求,允许限户籍或生源对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开展精准招聘。用好考核奖励政策,激励贫困地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当作为,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在2019年度考核中,全省10万余人扎根在贫困地区或投身贫困地区助力脱贫攻坚的事业单位人员获得“优秀”档次奖励。

 

(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领域审批、备案事项专项清理,通过更彻底的放权、更有效的监管、更优质的服务,切实落实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会同省委组织部,2020年先后出台《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分级分类管理,会同省文旅厅联合下发《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人才队伍建设

 

2020年,全省人社系统围绕建强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两支队伍,聚焦“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创新改革人才评价,人才人事工作不断深入。

 

(一)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强保障,凝聚战疫人才力量。为全省1200余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发放省级人才绿卡,并跟踪做好相关服务。在政府特殊津贴对象评选中明确提出向“抗疫一线倾斜”的原则,专门划定“抗疫”人员名额,17名医护人员入选政府特贴人选。二是搭平台,紧扣发展急需揽才。升级引才平台,创新举办第八届线上线下人博会,组织1870余家企事业单位线上集中引才,截至2020年12月底引进落地2534人,其中:博士63名、硕士1577名。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评选推荐贵州射电天文台等7家单位成功获批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指导帮助贵州大学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大力推动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全年引进留学回国人才65人,截至2020 年底,累计引进落地留学回国人才291人,孵化企业147家。2020年获人社部批复新建1家国家级农业专家服务基地。三是抓项目,促进人才落地见效。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评选引进第七批“百”“千”层次人才5人,兑现落实第六批11名“百”“千”层次人才奖金奖励。启动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择优资助,从全省各地推荐的63个高层次留学人才项目中评选出资助项目12个,拨付资助资金170万元。四是优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推动省级“人才之家”建设,开通贵州省人才服务热线“96567”。深入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协调人社部选派34名专家组成4个专家服务团,分别赴毕节、铜仁、遵义贫困县乡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组织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单位80余名专家前往“9+3”等县(区)64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展技术指导、智力服务。认真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优化拓展服务功能,推行实施“优才卡”制度,2020年以来,办理“优才卡”和更换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5000余张,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二)全面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开展2020年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评选工作。与省财政厅联合发文,指导全省围绕产业发展开展2020年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评审指导,制定2020年度贵州省高技能人才项目专家名单。2020年,完成高技能人才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审工作。2020年新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5个。完成我省23名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的推荐工作。

 

(三)不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有序推进全省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全省工程专业人员等12个系列评审条件修订工作。获中国组织人事报及省内主流媒体报道。印发了《贵州省职称评审委员会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就我省职称委员会备案的条件、实施和监督管理作出规定。二是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高校自主评审力度,高校自主评审单位增加到24家。三是周密部署安排,顺利完成各职称系列2020年度评审工作。指导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自主评审单位规范实施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四是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工作。完成全省138个高级、164个中级评审委员会目录清单(2020版),并在省人社厅官方网站公开,保障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知情权和监督权。举办全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培训班。五是积极推进职称分类评价工作。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相关评审条件的修订。六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评选、评估工作。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入选第十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确定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我省第七批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七是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推荐选拔工作。选拔推荐贵州医科大学汤磊、茅台集团王莉两名同志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会同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组织完成了第十五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和表彰。八是制定抗疫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倾斜工作措施。2020年度贵州抗疫一线专技人员申报职称评审1096人,其中:参加中初级考试417人;申报高级职称评审679人,通过610人。九是实施我省深度贫困地区职称“定向评价 定向使用”工作。2020年度全省“9+3”地区专技人员申报“双定”副高职称评审1130人,通过957人。充分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十是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职称考试工作和落实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后考证”阶段性措施。

 

收入分配

 

2020年,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在规范分配秩序、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

 

(一)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应对新冠疫情,做好医务人员待遇保障工作。结合贵州省情,落实并完善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深入推进教育、卫生行业各项工资政策落实落地,全力推进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工作,深入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二)扎实推进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一是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审核工作的通知》,加大省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考核工作力度。二是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工作。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9〕1号)精神,积极做好改革有关工作。三是积极开展2020年度企业薪酬调查工作。组织贵阳、遵义、安顺、毕节、黔南、黔西南6个市(州)开展企业薪酬调查,按时完成3195户企业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积极依托国家企业薪酬调查平台,开展省本级企业薪酬调查,通过第三方机构形成《贵州省人力资源市场2020年工资指导价位及人工成本信息》和《贵州省2020年企业薪酬调查分析报告》。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与工资

 

2020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贵州省克服重重困难,紧紧围绕重点突出“稳”、着力加强“促”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全力打好促进就业政策组合拳,带动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实现稳定增长。

 

(一)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量增长。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481.02万人,同比增长4.8%。其中:企业就业人员318.08万人,同比增长2.4%;政府就业人员157.10万人,同比增长8.3%。在城镇单位中,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335.29万人,同比增长4.4%。

 

(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收入稳步增长。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3615.28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企业2149.96亿元,同比增长7.8%;政府1434.78亿元,同比增长16.6%。

 

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6547元,同比增长6.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9788元,同比增长7.1%。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3.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4.5%。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9228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4276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1%和7.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7381元,同比增长4.1%。分市(州)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见下表:

 

 

备注:就业人员和工资统计范围不包括中央驻黔的政府单位

 

社会保障

 

2020年,稳妥推进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扎牢织密,社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一)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通过了国家考核验收,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在全国人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对全省面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和规范。持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推进制度平稳运行。二是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将我省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纳入工伤保险范围。2020年全省认定(视同)工伤23716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人数17465人。三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降低门槛,提高标准,推进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扩大保障范围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四是职业年金经办管理工作纵深推进。印发了《贵州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央驻黔单位改革实施准备期基本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基金收支清算工作。2020年8月20日起,陆续分批将183.43亿元账实匹配基金划拨至11个计划受托管理机构。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统一计划累计收益率1.79%,计划资产净值186.41亿元。五是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加5元,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110元。六是社保降费减负效果明显。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累计减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费145.75亿元,累计缓缴40.55亿元;共向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49亿元,惠及165.15万人。七是全省执行企业制度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到85.31%。

 

(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持续加大。一是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保持较快增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13.98万人、1904.49万人、297.93万人和463.78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5.4%、2.6%、7.9%和13.5%。二是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运行总体平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分别为668.01亿元、80.44亿元、15.00亿元和9.32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460.24亿元、12.57亿元和9.0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收入14.8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分别为683.68亿元、62.11亿元、24.51亿元和17.93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待遇支出分别为677.54亿元、60.49亿元、11.25亿元和17.8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分别为878.38亿元、153.96亿元、63.92亿元和12.33亿元。三是职业年金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数121.09万人,待遇领取人数12.22万人;收入76.77亿元,其中缴费收入67.13亿元;支出2.91亿元,其中待遇支出2.78亿元;累计结余200.72亿元。

 

(三)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离退休人数和离退休金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全省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离退休人员118.30万人,增长3.1%。全省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765元(其中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756元),同比增加115元,增长4.3%。其中:贵阳市2492元、遵义市2316元、六盘水市2923元、安顺市2742元、毕节市2471元、铜仁市2731元、黔东南州2596元、黔南州2323元、黔西南州2486元。

 

(四)城乡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根据民政部门统计,2020年全省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25.57万户、64.45万人,全年累计支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8.61亿元,全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645元/月,月人均补助水平431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6%、4.9%;全省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86.76万户、210.93万人,全年累计支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65.20亿元,全省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4318元/年,年人均综合补助水平3206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2%、6.2%。

 

劳动关系调整和权益保障

 

2020年,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劳动关系建设更加和谐。

 

(一)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积极应对疫情保障职工利益促进企业发展。明确我省疫情期间劳动关系、职工权益保障、春节期间延长假期、延迟复工期间的工资发放等问题。出台《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工作指南》,指导基层工作,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权益,促进疫情期间劳动关系和谐。建立全省劳动关系工作群,跟踪调度全省劳动关系疫情应对工作。开展企业复工复产劳动关系调研。加强与省管国有企业监管部门横向联系。二是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明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工作职责及协调机制。努力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作用,动员广大职工与企业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共担责任共渡难关。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厂务公开工作。三是着力提升劳动关系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组织开展全省劳动关系形势分析,提高研判能力,分2次组织全省劳动关系工作人员共50人次参加人社部开展的为期3天的全国劳动关系协调员网络培训和为期5天的全国劳动关系协调员示范培训。2020年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9.17%。集体合同制度稳步推进,全省人社部门审查的企业集体合同2.34万份,涉及职工115.62万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833份,涉及职工34.66万人;当期审批不定时工作制企业259户,涉及职工人数3.64万人;当期审批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企业245户,涉及职工人数6.92万人。

 

(二)持续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2020年,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结案30012件,涉及劳动者38120人,涉案金额120657.9万元,仲裁结案率为98.36%,调解成功率为67.25%。一是指导各地依法加强协商协调,坚决做好涉疫情争议调处工作。二是在全国率先运行“互联网+调解”全覆盖服务,保驾护航企业复工复产。三是调研推动全省各地统筹设立“农民工维权岗”,精准提供一站式服务,努力突破法治难、取证难、处置难三个瓶颈,有效推进“农民工欠薪顽症治理”步入“依法根治”的良性循环。四是加快推进调解仲裁功能整合、内外网服务贯通的新一代“互联网+调解仲裁”云平台建设。五是强化监测预警,严格办案指导,稳妥调处各类敏感争议案件,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化解矛盾纠纷,为“平安贵州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六是推动西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联盟活动,引领构建西部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区域协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事业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七是依法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机制,并会同省高院联合开展业务研讨培训,共同发布典型案例,破解争议处理难题,多元保障合法权益,落实《贵州省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努力开辟劳动关系治理新境界,有力有效促进劳动用工及人才发展法治环境不断优化。

 

(三)深入开展劳动保障维权行动。一是开展《条例》宣贯工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做好相关工作的通知》及《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职责清单》,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开展考核工作,压实工作责任。2020年6月组建了10个考核组分赴全省各市(州)开展2019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地核查工作。三是运用“贵州省劳动用工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民工实名制管理。2020年末,全省纳入平台监管项目11480个、农民工181.65万人(其中贵州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54万人),在建项目2143个,在岗农民工51.2万人。四是加大欠薪存量化解稳控力度。进一步压实清欠责任,督促指导各地加大欠薪存量化解。五是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六是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开通“贵州省劳动维权业务办理平台”及“贵州劳动用工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维权渠道,同步开展线上线下维权接待工作,积极回应劳动者关切和反映的情况。七是深入实施“黑名单”管理制度。2020年依法向社会公布23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和11条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强化失信惩戒。2020年全省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33件,公安立案查处140件。2020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查处结案劳动监察案件786件,同比增长6.94%,其中:支付工资类案件738件,占全部案件的93.9%。2020年全省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2.4亿元,涉及劳动者1.82万人。

 

农民工工作

 

2020年,全省通过统筹推进农民工服务工作、农民工创业园(点)建设、关爱服务农民工、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等措施,农民工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统筹推进农民工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出台《2020年春运期间关爱服务农民工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工作。二是安排布置支持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来黔就业事宜,筛选1292个岗位发西藏自治区人社厅。三是印发《贵州省2020年农民工工作要点》并指导落实;按照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完成2020年贵州省农民工工作督察。四是参与省政法委牵头的“农民工重点群体守法情况”调研等工作。五是开展2020年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评选推荐工作,我省周礼贵等2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承办全国表彰大会贵州分会场视频会,谭炯副省长出席并与分会场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和先进集体合影。

 

(二)推进农民工创业园(点)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开展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点)创建工作。2020年评选认定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3个、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点8个。2020年底,全省共创建农民工创业园(点)207个,认定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点)79个,全省农民工创业园(点)入驻企业5803家,带动就业22万余人。二是对2014年至2016年的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点)运行情况开展自查考评工作。

 

(三)关爱服务农民工工作有新亮点。主动对接协调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粤黔两省合作开行了2021年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复岗专列。春节前164名农民工免费乘坐高铁专厢返乡团聚;春节后,合作开行农民工返岗就业专列2列,1201名毕节市、黔南州籍农民工免费乘坐专列赴粤返岗就业;我省人社部门安排专人随车护送,广州市人社部门安排专人“点对点”送农民工到企业,体现了温暖的民生情怀。

 

(四)农民工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分别达到54.49万人、20.17万人和125.04万人,同比增长分别为5.9%、5.7%和16.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能力建设

 

2020年,全省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化对人社扶贫等业务工作的支撑和服务不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公共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进一步加强统计管理,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基础能力建设。

 

(一)信息化服务能力加速提升。一是信息化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建成贵州省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于2020年5月投入运行,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台录入464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188万个,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近20万人。二是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工作。完成全国“两会”、全省“两会”以及春节期间等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做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预警工作。三是大力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社保卡累计持卡人数为3355.89万人,电子社保卡共签发320余万张。探索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政务服务、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模式。梳理完善“贵州人社”微信公众号的人社服务功能。通过线上方式开展2020年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活动,活动主题为“职业技能提升 改变你的生活”。开展并完成贵州省公共招聘网与全国公共招聘网岗位信息交换共享建设。

 

(二)规划计划统计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分工协作,建立季度调度机制,完成2020年一至四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十四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开展“十三五”规划末期评估工作,完成对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涉及人社部分的总结评估报告以及“十三五”人才、就业和社保三个专项规划总结评估报告。二是采取预下和正式下达的方式分步安排2020年人社事业发展计划。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社部各分省计划滞后下达的影响,首次创新预下2020年事业发展计划给各市(州),便于各地及早部署安排计划和开展工作,待人社部正式下达分省计划后及时正式印发了全省2020年人社事业发展计划,并积极跟进督促全省人社事业发展年度计划的执行,加强运行分析工作。三是加快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数据集中管理与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对系统使用在线填报情况调度通报频率由季度调整为月度,基本全面实现各统计业务版块系统在线填报。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统计运用报送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统计管理工作,压实统计工作责任。完成统计报表上报、社区直报等统计调查监测任务。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开展2019年度全口径人才资源调查统计,2019年全省人才总量达529.81万人。加大统计分析研究。印发《关于印发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分析选题的通知》,统计分析报告在数量上和题材上较以往有显著提升和扩展,启动开展“短平快”的就业和社会保险主要指标月度分析快报,提高了统计分析工作的时效性、动态性和灵敏度。做好全省宏观经济数据库人社数据入库工作。



相关文章:

  1. 贵州省 2020年各市(州)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2021-06-11]

来源: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