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先行区经验复制推广指导意见


2023年,按照省营商办、省人社厅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事项的安排部署,随州市本级及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全面开展“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先行区创建工作,各地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为进一步创新“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效,现就推广复制各地优化营商环境“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先行区经验,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会议精神,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劳动人事争议处置“诉源治理、多元协作、矛盾共解”原则,整合劳动关系、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社保、就业等工作职责,联合工会、法院、司法、公安、信访、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部门职能,健全完善“调裁审”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站融合、一门受理、一站办结、一管到底”解纷止争新模式。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全市“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实体化建设实现全覆盖。2024年,各地互学互鉴,在巩固前期创建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推动“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体系再完善、功能再增强、触角再延伸,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打造“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随州“样板间”。

 

三、重点任务

 

(一)组织保障“一站融合”

 

1、汇聚多方力量,完善服务体系。各级人社部门要主动与工会、法院、司法、公安、信访、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单位深入对接,建立常态长效合作机制,推动纠纷调处职能向劳动保障维权服务集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学习借鉴曾都区经验,将维权中心建设与劳动保障监察警务室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劳动保障维权组织融合、资源聚合、力量整合,联合派驻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形成联调联处的工作格局。

 

2、整合内部资源,增强服务功能。各地要把方便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维权作为根本出发点,学习借鉴市本级、曾都区经验,依托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对内整合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劳动监察、工伤社保、就业招聘等资源力量,将劳动争议的预防、调解和仲裁与欠薪监管、社保补缴、失业保险、就业培训、岗位招聘等进行有效衔接融合,优化内部流程、集成维权服务事项,为“只进一个门、办成多件事”夯实基础。

 

3、布局基层站点,延伸服务触角。各地要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所、乡镇(街道)调解中心、零工驿站、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设立“劳动保障维权服务站”,集中政法、综治、司法、劳动保障、工会等窗口力量,就近就地受理劳动维权诉求。充分发挥村(社区)委员会“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建立一批村(社区)“劳动维权服务点”,推动“家门口”维权聚点成线、连线成片,共同缔造和谐劳动关系,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劳动维权“一门受理”

 

4、线上线下“一表受理”。各地要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维权工作制度,学习曾都区做法,一方面做好线下受理。辖区内维权当事人可就近到劳动保障“一站式”维权中心投诉举报、申请立案。另一方面做好线上受理。将“12345”政务举报投诉劳动保障维权事项授权由维权中心进行受理和协调处理。同时,在“零工驿站”小程序开发举报投诉板块和链接入口,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网上投诉举报。维权中心对线上线下涉及劳动保障维权事项实行无差别、零折扣受理。所有维权事项均填写《劳动保障一站式维权事项受理登记表》,通过受理登记表实现劳动保障维权事项分办、承办,实行“一门”受理,避免出现劳动保障维权一事跑多门的现象。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度,制作《劳动保障维权一次性告知清单》和《劳动保障一站式维权事项服务须知》,给维权当事方提供精准、详细的办事指引,解决人民群众维权多次跑、反复跑的问题。

 

(三)多元调处“一站办结”

 

5、健全裁审衔接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重大案件多方联动调处、重大问题联合会商机制,与法院、司法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案件分析研判,统一裁审尺度,确保法律法规适用标准、裁审结果高度契合。针对重大、疑难、群体性争议案件,要及时将案情、争议焦点及发展态势预先与法院沟通衔接,协同化解疑难纠纷。

 

6、推行“1+X”联调模式。“1”是指人社部门牵头;“X’是指工会、法院、司法、公安、信访、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部门纠纷调处力量,坚持劳动争议纠纷多元调解、柔性化解,坚持“先调后立、先调后裁、先调后审”办案原则,创新人社、工会、法院、司法、公安、信访、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部门联调联处,把“人社+工会”裁调对接工作室、“人社+工会+法院”诉裁调工作室、“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总对总”诉调服务平台、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等建设,融入“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建设,开创工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五调联动”新格局。

 

7、探索名人名企解纷止争。各地要培育挖掘金牌调解员和调解名人,选聘业务精、口碑好、威望高的人员担任基层调解员,以“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职工之家、零工驿站、工会驿站、企业工会为依托,共同打造名人名企调解工作室、新就业形态劳动维权调解工作室,发挥人民调解示范作用。

 

(四)精心服务“一管到底”

 

8、强化源头治理机制。各地要持续开展“仲裁员服务企业”活动,精准对接用人单位需求,实行“企业出题,我们答题”点单式服务,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强化企业防范争议发生意识。同时,加强重大集体争议风险监测预警,动态掌握投诉举报、信访接办、社会舆情等信息,精准研判劳动人事争议态势,及时排查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最大限度将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初期。

 

9、强化“速裁”保障功能。各地要深化“要素式”“速裁”办案改革,细化案件繁简分流标准,推行容缺受理服务,压缩立案审批时限,精简仲裁文书,优化维权服务,推行“预防在先、调解为主、速裁支撑、要素庭审”办案模式。要发挥好终局裁决、先行裁决等制度效能,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

 

10、“零工驿站”“二次赋能”。健全调解仲裁机构与就业服务机构联动机制,推行“劳动维权+就业帮扶”模式,对“零工驿站”进行“二次赋能”,构建以企业招聘、求职登记、法律服务、劳动维权为主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求职+就业+维权”循环“生态链”,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劳动争议预防服务,以保就业、稳就业的实际成效预防争议发生。

 

四、实施步骤

 

(一)全面启动阶段(3月)。结合全市工作实际,研究制定《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先行区经验复制推广指导意见》,对推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明晰推进路径,强化工作成效。

 

(二)深入推进阶段(4月至6月)。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对标对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形成机制健全、协同有力、便民高效的“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模式。

 

(三)巩固提升阶段(7月至8月)。各地对照《优化营商环境“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先行区创建工作考核验收标准》及工作目标要求进行自查自评,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同时,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和指导应用。

 

(四)考核验收阶段(9月至12月)。将复制推广工作纳入全市调解仲裁年度考核范畴。由市人社局组织考核专班对各地复制推广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在一定范围通报评价结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推进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建设是“集中办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城延伸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劳动保障维权“一站式”联办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效结合,创新服务载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地要聚焦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压紧压实责任,有利有序推进工作落地见效。

 

(三)做好总结宣传。各地要用好全媒体、融媒体宣介功能,宣传报道“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典型做法、先进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动服务模式优化升级,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仲裁机构社会公信力。


来源: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2024-04-11